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付晓晶 广州再添一所IB世界会员学校。近日,由中黄国际教育管理的广州市黄埔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(简称“中大附外”)在实践中国学生“全球胜任力”方面再获国际认可,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合作伙伴IBO(国际文凭组织)的IBMYP(国际文凭中学项目)认证,成为IB(国际文凭)世界会员学校。
黄埔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成为IB(国际文凭)世界会员学校
据了解,IB(国际文凭)教育是全球公认的享有盛誉的全人教育体系,按世界顶尖大学入学标准提供3-19岁学习项目,在全世界拥有5400多所会员学校,在广州面向中国籍学生的IB世界会员学校仅有8所,其中3所在黄埔区。
不论是2016年提出的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,还是2020年6月份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》,都强调的“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,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,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”。同时,随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将“全球胜任力”纳入2018国际学生评估项目(PISA),全球胜任力培养成为世界教育关注的热点。在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时代背景下,“全球胜任力”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涵盖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之一。
中大附外如何实践中国学生“全球胜任力”课程?对此,中黄国际教育集团总校长崔建社介绍,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没有办法通过专门开设一门课程去学习,而是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当中。中大附外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“全球胜任力”的目标维度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,融入到现有的国家课程体系之中,创新打造了跨学科探究、学科探究、基础实践、活动拓展四大课型,从知识、技能、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全面覆盖全球胜任力的培养。
中大附外教学副校长韩秀明以跨学科探究为例进行说明。韩秀明介绍,学校通过将全球背景下的议题贯穿到跨学科探究学习中,选取和个人的、本地的、地区的、国家性、全球性相关的探究话题,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行动,真正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,服务于生活。他举例,在2020年年初,疫情防控期间,学校引导学生围绕病毒的传播机制、各国采取的应对和部署行动、如何为世界抗疫贡献中国经验等主题内容展开探究,并将探究成果通过调查报告、科普宣讲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。在服务与行动环节,学生自建小组,合作拟定服务计划和实施方案。
“学生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方面,只有在国家认同、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,学生才有跨文化交流的底气和自信。”韩秀明说,学校会将民族文化认同作为首要前提,通过探究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、“我与国旗同框”等活动形式,让学生清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质和精髓,为培养全球意识打好坚实的基础。